ㄧ、解構品牌故事:從核心定義了解品牌故事的驚人效益
(一)品牌介紹|品牌故事是什麼?揭祕觸動人心的 3 元素
許多客戶常常會問我們「品牌故事是什麼?重要嗎?」隨著市面上充斥著越來越多「虛假」的品牌故事,讓許多品牌逐漸輕忽品牌故事的重要性。但其實從品牌經營的角度來說,正因為消費者的注意力越來越短,吸引人的品牌故事反而更加重要。
品牌故事不只是一段公司歷史的流水帳,也不只是創辦人小時候的夢想實現。真正能打動人心的品牌故事,是一個能夠呈現品牌精神、傳遞價值觀,並與目標客群建立情感連結的敘事過程。
我們可以從以下 3 個角度,拆解一個成功品牌故事的關鍵元素:
- 創立動機:為什麼這個品牌會存在?它想解決什麼問題?舉例來說,創立「Patagonia」的動機,就是為了打造能承受戶外挑戰又不傷害地球的產品,這份動機深入人心。
- 核心價值:品牌的信念是什麼?例如「星巴克」的品牌故事就不只是賣咖啡,而是強調「第三空間」的理念,讓人們有個屬於自己的安心角落。
- 轉捩點與挑戰:沒有波瀾起伏的故事很難讓人記住。一段品牌歷程中曾經歷的低潮或轉型,如「Airbnb」從沒人願意信任的陌生人住宿,到建立全球信任機制,這些挑戰與突破,才是品牌故事中最感人的部分。
品牌故事元素的安排不僅要有清晰的邏輯,更需要真實的情感。每一段細節都應服務於最終的品牌定位與市場策略。對讀者來說,一則故事如果能反映他們的價值觀或人生經驗,就更容易產生共鳴,也會更願意選擇你的品牌。
(二)人人都喜歡聽故事,別低估品牌故事帶來的效益!
人們討厭說教、討厭高高在上的講道理,但是從小到大,我們都喜歡聽故事、看故事。故事的力量遠比數據更具穿透力。當你以敘事方式介紹品牌,會比單純列出產品特點或服務內容更容易吸引他人注意,並且被記住、分享。這就是品牌故事帶來的效益。
以下列舉幾項實際效益:
效益 1. 情感連結加深品牌忠誠度
當顧客知道品牌背後有溫度、有理念,就更容易產生情感依附。例如台灣的在地冰棒品牌「春一枝」來自一個很簡單的起點:「為什麼市面上的冰棒吃起來不像水果?」創辦人堅持使用當季水果,不加人工香精與色素,自己下田選果、親手熬煮果醬、手工製作,甚至說:「做這根冰棒,就像做給自己家人吃。」
這段故事不華麗,卻真實且貼近人心,喚醒消費者對「自然食物」、「童年記憶」、「安心品質」的情感需求。這種情感信任是難以被模仿的品牌資產。
效益 2. 強化品牌差異化與記憶點
一個獨特且具情感張力的故事,能讓你的品牌在同質化產品中脫穎而出。像是「Oatly」不是溫和地說「我們更健康」,而是強烈地主張「是的,我們知道這個包裝有點吵,但至少它不會讓你脹氣。」以及「我們被告了,但至少你知道我們站在哪一邊。」品牌在闡述品牌故事時一致地展現這種反骨精神。
效益 3. 增加顧客轉換率與口碑傳播
研究顯示,品牌若能提供有意義的敘事,能提升 60% 以上的顧客參與度與轉換機率。簡單來說,好的故事能賣產品,偉大的故事能建立品牌。
請想像一下,當顧客在 5 秒鐘內只能接收到你品牌的一句話,那句話是否足以勾起興趣、引發共鳴?一個好的品牌故事雖然無法在 5 秒內說完,卻能在 5 秒內讓人想繼續聽下去。
抓住消費者目光,從好的故事開始。填寫「三名治」線上表單 ▶ |
二、品牌故事怎麼寫?專業顧問的實戰祕笈大公開
品牌故事不是隨意拼湊的歷程或感性回憶,而是一種有策略的敘事設計。成功的品牌故事能在顧客心中種下信任的種子,在市場中打下差異化的根基。
那麼,品牌故事到底該怎麼寫?以下從文案與技巧 2 大面向,揭露專業顧問的實戰心法!
(一)品牌故事文案的藝術:寫出讓人一讀再讀的故事
許多人以為寫品牌故事就是「寫得感人」,但真正能讓讀者一讀再讀、甚至主動分享的品牌故事文案,其實講究的不是文筆多華麗,而是訊息的組織、情緒的鋪陳與品牌價值的精準表達。
以下是 3 個可以立即套用的實用洞察與寫作技巧:
1. 換位思考:「顧客為什麼要在意這個故事?」
在撰寫品牌故事前,請先自問一句:「這段內容對顧客有什麼意義?」不是每個品牌的創業過程都很精彩,但每一個品牌都可以從顧客的角度去挖掘關聯性。
實例操作:
- ❌ 不建議:「我們的創辦人曾經在德國留學,那段期間他愛上了設計。」
- ✅ 建議:「我們發現,台灣消費者在日常中很少有與設計互動的機會。所以我們決定,把歐洲的簡約設計帶進你生活每一角落。」
用顧客會關心的視角去重構故事,不只是講「我們是誰」,而是說明「我們怎麼為你創造價值」。
2. 建立節奏感:「每個品牌故事,都需要一個引人入勝的節奏。」
文案如果只是平鋪直敘,讀者會很快失去耐心。可以運用以下「3 段式故事節奏」:
- 痛點引入:揭露一個共感場景或生活困境。例如:「每天早上,你總是為了找鑰匙而浪費時間嗎?」
- 轉折揭露:品牌介入並提出解方。例如:「我們設計了一款兼具造型與實用性的玄關整理架,讓混亂的早晨不再手忙腳亂。」
- 情感升溫:強調價值觀或願景。例如:「我們相信,一個有秩序的空間,才能開始有品質的生活。」
這樣的節奏能讓品牌故事文案更有戲劇性,也更能引導讀者情緒,產生共鳴。
3. 善用語言的溫度:「讓品牌有人的聲音,而不是說教的聲音。」
人不想被銷售說服,但會被真誠打動。讓文案帶有溫度與人味,可以從以下做法開始:
- 使用具象動詞與生活語彙:取代抽象形容詞
- ❌ 不建議:「我們是一家具有高品質、高效率的品牌。」
- ✅ 建議:「我們讓你早上出門時不用再花 5 分鐘找鑰匙,因為一切都井然有序!」
- 加入口語節奏與自然停頓:像「說話」而非「朗誦」
- 例如:「那天晚上,我們熬夜畫完第一張設計圖。不是因為急,而是因為太興奮,迫不及待看到這個想法實踐到需要的人生命中,那會是多美的畫面。」
這種語調讓人感覺是在「聽故事」而非「被推銷」。當顧客覺得你在說一段真誠的經歷,而非行銷用語,他們會更容易記得你,也更願意信任你。
總結來說,寫品牌故事文案的藝術,不在於追求文采,而是站在顧客立場說出品牌存在的理由,用節奏、語言與溫度打動人心。故事可以平凡,但觀點不能模糊;語句可以簡單,但情感必須真實。
(二)掌握關鍵的品牌故事撰寫技巧,讓你的故事更出色
一則品牌故事如果只是感人,還不夠。它必須有結構、有目標、有策略,才能在情感與商業價值之間達成平衡。
以下是品牌顧問在實務操作中常用的 5 大撰寫技巧,每一項都能讓你的品牌故事更加立體、有力且可延伸。
1. 明確聚焦:「一則品牌故事只說一個核心價值。」
許多企業在撰寫品牌故事時,會不自覺地想把所有優點一次講完,將創辦精神、產品特色、服務理念全都堆在一篇故事裡。這樣的結果不會讓讀者記得更多,而是什麼都記不住。
實務建議:
- 一篇品牌故事,只需聚焦一個主要概念,搭配少數的概念輔助。例如,如果你是可持續時尚品牌,這篇故事就該圍繞「環保承諾」展開,而不是同時講述生產流程、品牌設計風格與售後服務。
例子比較:
- ❌ 不建議:「我們注重材質、講究剪裁、設計國際化,並致力減少碳足跡。」
- ✅ 建議:「我們相信,每一件衣服都不該以犧牲地球為代價而存在。因此,我們從原料開始,選用 100% 可回收布料,並減少 90% 用水量。」
聚焦的力量,就是讓讀者「只記得一件事」,而這件事會成為品牌最強的印象。
2. 起、承、轉、合的故事架構:讓敘事更具節奏與情感張力
類似上述提及的節奏感,一則動人的品牌故事也需要有完整的情節脈絡,像是一部好看的電影腳本。採用「起—承—轉—合」的敘事結構,有助於引導讀者投入情感,從認識到共鳴,再到記住品牌。
- 「起」動機與初衷:你為什麼創立這個品牌?是源於什麼洞察、痛點或理想?
- 「承」努力與堅持:在實踐的路上,你付出了什麼樣的努力?如何堅持理念?
- 「轉」挑戰與低谷:你遇到了什麼阻礙?是否一度想過放棄?如何化解?
- 「合」突破與成果:現在的你取得了什麼成果?又準備走向什麼未來?
這樣的情節安排,能讓故事更有戲劇性與記憶點,也可強化品牌的真實感與說服力。
3. 加入人物觀點:「讓顧客看見『人』,而不只是產品。」
無論品牌再專業、產品再先進,人們最有共鳴的永遠是「人」。將人物帶進品牌故事,是建立情感連結的捷徑。
你可以選擇以下幾種視角來書寫:
- 創辦人視角:說明品牌的誕生動機與初衷
例如:「那時候我只是個新手媽媽,市面上卻找不到讓我安心使用的嬰兒用品,所以我決定自己創一個品牌。」 - 顧客視角:讓讀者帶入「使用品牌的自己」
例如:「我原以為天然染劑洗不乾淨,直到用了這款洗衣精,才發現可以兼顧潔淨與環保。」 - 品牌角色視角:擬人化品牌,讓它成為說故事的人
例如:「我現在是一個帆布包,但我曾經是一塊舊帆布,從海上回到陸地,現在陪你一起旅行。」
人物觀點讓抽象的品牌,變得具象、有溫度,也更容易建立記憶點。
4. 善用細節與場景,讓故事更真實
一個故事若只是抽象描述,很難令人信服或產生共感。「細節」就是故事的靈魂。與其寫「我們很努力」,不如讓讀者看見努力的模樣。
具體建議:
- 例如:「為了找到一款不含矽靈的洗髮精,我們在一整個夏天試了 92 種配方,終於在第 93 瓶找到清爽又不乾澀的黃金比例。」
這類寫法有畫面感、人味,也會讓人產生信任:「他們是真的做過功課的。」
5. 整合故事節點:「讓品牌故事連貫又可擴展。」
品牌故事並非一篇文章就能講完的,而是一系列可以串聯、擴寫的故事節點。這樣的安排,不只能提升品牌敘事深度,也方便未來在不同平台、活動中延伸應用。
操作建議:
- 拆解為數個子故事主題,例如:「我們怎麼開始」、「遇過的最大挑戰」、「我們與顧客的第一次互動」、「未來的目標與夢想」等。
- 將這些子故事分別用於不同場景:品牌官網講「起源」、社群媒體講「用戶互動」、品牌型錄講「核心價值」,讓整體敘事更一致又豐富。
這不僅能提高內容再利用的效率,也會讓品牌故事更像一場持續性的對話,而非單次說完的自白。
總結來說,寫品牌故事不只是「講得動聽」,更要有策略、有溫度、有結構。只要掌握這些技巧,你的故事就能成為品牌最強的溝通資產。
別讓你的品牌故事停在想像裡!填寫「三名治」線上表單 ▶ |
三、品牌故事吸睛術|如何用更吸引人的方式呈現品牌故事?
再動人的品牌故事如果沒有被好好呈現,也可能在茫茫資訊海中悄然無聲。呈現方式,不只是包裝故事的「形式」,更是與受眾溝通的「媒介語言」。選對方式說故事,才能讓品牌真正走進人心、留在記憶中。
接下來,我們將告訴你實用且具策略性的品牌故事呈現方式,包含具體建議及真實的應用場景。
1. 文字敘事:讓品牌故事成為內容資產的核心
品牌最基本的敘事方式仍然是文字,但不是寫給自己看的品牌簡介,而是能引起共鳴、被分享的故事內容。
建議做法:
- 在官網建立「品牌故事專頁」,用敘事語言講「為什麼創立品牌」與「品牌相信什麼」。
- 延伸製作成品牌小誌、創辦人手記、文創手冊等實體文案作品,增加保存與流傳價值。
- 搭配部落格內容,如「創辦人幕後故事」、「設計理念背後的堅持」。
2. 影像與攝影:用畫面說故事,比說的還深刻
一張好照片,勝過千言萬語。品牌攝影不只是「拍產品」,而是用畫面講一個完整的故事情境,讓品牌精神具象化。
建議做法:
- 情境式品牌形象照:拍下產品被使用的樣貌、空間與人互動的畫面。
- 創辦人與製作過程特寫:增加品牌的真實性與信任感。
- 社群日常紀實風格:用隨拍畫面呈現品牌生活化的一面,降低距離感。
3. 品牌影片:讓情緒、價值、節奏一次到位
影片是目前品牌敘事最具感染力的載體,能在短時間內結合聲音、視覺與文字,傳遞情感與價值。
建議做法:
- 品牌微電影:講述品牌初衷或顧客真實故事(如 Airbnb、誠品生活)。
- 品牌主張影片(Manifesto):一段濃縮理念與態度的影片,建立情感共鳴。
- 製程紀錄短片:展現品牌背後的努力與細節,提升真實感與信任度。
4. 空間與場域:讓品牌故事變成可以走進去的感受
實體空間是品牌敘事最具沉浸感的場域。從店面設計、動線規劃,到氣味與光線,都能成為故事的一部分。
建議做法:
- 門市空間設計:讓空間成為品牌理念的延伸(如星巴克的「第三空間」)。
- 體驗櫃位與快閃店:短期空間策展,強化品牌敘事的主題與氛圍。
- 空間導覽文案設計:透過說明牌、聲音導覽等方式,具體呈現出故事。
5. 策展與互動體驗:讓受眾「參與故事」而不只是聆聽
當品牌願意讓顧客「進入故事」、「參與角色」,將會產生更強烈的情感連結與記憶點。目前「策展式敘事」已成為許多品牌新的故事策略。
建議做法:
- 沉浸式品牌展覽:以實境故事空間、AR 互動等方式重現品牌精神。
- 品牌故事互動網站或 App:選擇不同創業路線的模擬故事互動(遊戲化設計)。
- 用戶故事共創牆:邀請消費者投稿、分享品牌經驗,成為品牌敘事一環。
故事的價值不只在內容,更在於被感知的方式。當你的品牌故事不再只是文字,而是可以「看到、聽到、走進去、甚至參與其中」,你傳遞的就不再只是產品,而是體驗、情感與信任的累積。選擇合適的敘事載體,不是為了包裝,而是為了讓品牌靈魂被大眾看見。
四、從品牌故事案例學習 4 種故事型態:讓你找到適合自己的敘事方式
三名治相信,每個品牌都值得擁有一個好故事,但故事要動人,必須從「適合自己」開始。
不同的品牌階段、目標客群與價值主張,適合不同的敘事角度。以下是 4 種常見且實用的品牌理念範例,我們不以「產地」分類,而是以「故事邏輯」出發,搭配全新案例解析,讓你找到品牌故事的最佳切入點。
1. 初心型故事|真實動機,比完美故事更有力量
「我們不是想賺錢,而是先想解決一個問題。」
初心型的品牌故事通常來自創辦人的親身經歷,動機真實、語言質樸,卻最容易打動人心。當你沒有行銷資源時,「真心」就是最強的敘事策略。
📌 案例參考:鮮果多|從產地困境到果汁革命,一杯為農民而生的果汁
黃崇閔在路邊賣了 10 年果汁,越是了解農業,越覺得困惑:農民被中間商壓榨收入不穩、季節變化收成看天吃飯、每年盛產時賣不出去卻要倒掉上千噸、減產時價格高漲卻買不到等問題。他決定要找出解決方案,投入研發並與農民的深度合作,利用急速冷凍技術,打破水果的保存限制,一年四季都能讓消費者喝到最佳營養與風味的果汁。
📋 適用品牌:新創品牌、在地小型品牌、個人創業型
🛠️ 寫法提示:用第一人稱開頭、呈現一個具體生活場景與轉折點,例如:「那時候的我們什麼也不懂,就只是一心想著可以做出一些改變。」
2. 價值導向型故事|用信念打底,讓品牌有立場
「產品可以被模仿,但信念無法被複製。」
價值型品牌故事不是從產品出發,而是從「為什麼這件事值得被堅持」開始。當品牌在產業中難以用功能區分時,可以選擇從理念切入,建立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與情感忠誠。當顧客選擇你,不只是因為產品,而是因為他也相信你相信的事。
📌 案例參考:Z研|讓天然不是選項,而是標準
因自身敏感肌的困擾,創辦人蔡芷妤決心運用台大植物科學的專業,研發適合敏感肌的天然保養品。相信根本的信念——「我們應該用不會對自己與環境造成負擔的東西,照顧自己的肌膚與生活。」「我們不做你肌膚不需要的東西。」這個價值觀貫穿了配方選擇、原料來源、包裝設計,致力將實驗室的植物科學研究轉化為真正幫助肌膚的產品,讓更多人享受健康穩定的肌膚狀態。
📋 適用品牌:永續生活、純素飲食、文化手作、環境友善商品
🛠️ 寫法提示:用「我們相信……」開頭,展開品牌的核心信仰,再輔以實際行動(原料選擇、生產流程、供應模式)來證明這種信念不是口號,而是日常實踐。
3. 願景未來型故事|與其賣產品,不如說未來
「我們不是在解決現在的問題,而是在設計一種更好的未來。」
願景未來型故事不在於細節,而在於畫出一個清楚又令人嚮往的未來藍圖。最適合科技創新品牌、新型態商業模式或有明確社會議題關注的團隊。
📌 案例參考:SpaceX|我們不是在發射火箭,而是在為人類鋪路上火星
2002 年,一位創業者用一筆原可安穩退休的資金,創立了一間幾乎沒人相信能成功的私人火箭公司。沒有航太背景、沒有政府資源、沒有既有供應鏈,只有一句話,劃破整個產業的沉默——「我要讓人類成為跨行星物種。」
這不是科幻小說的開場白,而是 SpaceX 的核心使命。與其說它是一間航太公司,不如說它是一家用火箭講故事的公司。只是這個故事講的不是營收,也不是技術,而是「人類如何不被地球局限」。在短短 20 年內,SpaceX 不只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火箭,降低太空任務成本達數十倍,更與 NASA 攜手將太空人送上國際太空站,重新定義「太空探索」這 4 個字的門檻與邊界。
📋 適用品牌:前瞻科技(如 AI、太空、電動車)、替代能源科技、新型態教育、社會創新品牌等。
🛠️ 寫法提示:可以從「我們相信未來應該……」開場,帶領讀者想像一個清晰、具吸引力的未來圖像,並串聯目前品牌的實際行動與長期目標,讓這個願景不只是空談,而是正一步步實現的進行式。同時善用「如果⋯⋯那會怎麼樣?」的設問句,引導讀者進入情境,讓他們在故事中看見自己的角色與選擇。
4. 人物驅動型故事|從人的視角,說品牌的價值
「你可以不記得品牌名字,但你會記得這個人。」
當品牌以某個角色為故事主角,不論是創辦人、職人或顧客,都能將品牌形象具象化。這類敘事最適合人味濃厚、互動性高的品牌。
📌 案例參考:OKASANG 歐卡桑|從一瓶黑木耳露,傳遞母愛與生命韌性
OKASANG 的品牌源自創辦人黃立丞的生命歷程。自幼罹患先天性顏面血管瘤,歷經無數次手術與社會偏見,卻從未放棄走出屬於自己的路。母親身為藥師,為了讓他好吞嚥補充營養,每日熬煮 8 小時無添加、無顆粒的黑木耳露——這份母愛,成了品牌的靈魂。他將這份關懷轉化為「O 卡桑」品牌,推出無添加、純淨的健康飲品,並積極聘用顏面傷殘者,打造友善職場。OKASANG 不只是飲品,更是一段關於愛、勇氣與平等的真實故事。
📋 適用品牌:個人創業、社會企業、健康飲品、共融就業
🛠️ 寫法提示:從人物經歷出發,以「情感觸點+信念實踐」為軸線,讓品牌形象自然落地。
🔍 你屬於哪一型?自我檢視 3 問,找出你的敘事方向
品牌故事不只是回顧過去,而是讓受眾「感受到你的存在意義」。那麼,該從哪個角度切入最有共鳴呢?以下 3 個問題幫助你釐清思路,找到與品牌本質最契合的故事類型:
- 如果只能講一件事,我最想讓人記得什麼?
→ 是創辦人曾走過的路(初心型)?一個讓人共鳴的信念(價值導向型)?還是一個關於未來的願景(願景未來型)? - 品牌現在最需要什麼樣的連結?
→ 是初創期需要信任感與同理心(初心型、人物驅動型)?還是競爭激烈時,想突顯品牌態度與價值主張(價值導向型)? - 目標受眾在意的是什麼?
→ 他們關心的是「這個人有故事」?「這件事有意義」?還是「這個未來值得期待」?對應的敘事風格自然就會浮現。
小提醒:你的品牌也許不只屬於一型,但建議先聚焦在一個「最核心」的敘事出發點,才能在茫茫資訊中被記住,後續再逐步延伸更多面向,讓故事成為一條貫穿品牌發展的主線。
五、正在找專業的品牌顧問嗎?讓「三名治」幫你說出品牌的好故事
在品牌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,能讓人記住的,不是你製造了什麼產品,而是你為什麼做這件事。這正是品牌故事存在的價值,它幫助你說清楚「品牌的靈魂」,並讓人願意相信與分享。如果你正在尋找一間值得信任的品牌故事公司推薦,那麼「三名治」就是你的最佳選擇。
為什麼選擇三名治?以下是 3 大理由:
✨ 我們不是寫手,是幫品牌說故事的設計團隊
「三名治」深知品牌故事不只是行銷文案,更是一種商業策略。我們以品牌顧問視角切入,從品牌定位、受眾洞察、語調設定到故事結構、形象設計,打造專屬你的敘事系統。
✨ 我們從理解品牌開始,而不是從寫稿開始
我們願意花時間傾聽你的初衷、願景、文化,深入拆解品牌價值,再轉化為能被看見、被感動的文字。不管你是初創團隊,還是需要品牌轉型,我們都能幫你重新詮釋品牌的核心故事。
✨ 我們協助品牌「被記住,而不是被忘記」
一篇動人的品牌故事,不該只存在於官網「關於我們」的一角。我們將故事策略整合到品牌識別、品牌包裝、品牌網站甚至是實體空間設計中,讓品牌故事成為溝通主軸,而非附屬資料。
讓「三名治」陪你挖掘、提煉、打造屬於你品牌的獨特敘事。填寫線上表單 ▶ |